为强化知识产权保护意识、推动科技成果高效转化,7月1日下午,学校在教师发展中心举办高价值知识产权培育与科技成果转化专题培训讲座。本次培训特邀山东省建筑与交通双碳创新创业共同体(以下简称双碳共同体)顾问、山东文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山东大学高价值知识产权运营与保护研究中心联合主任夏傲福主讲。双碳共同体CEO邹全成、科技管理部经理李景轩、科技管理部业务经理潘惠晟,学校党委副书记高绍远出席讲座。各部门负责人、部分博士及教师代表参加培训。讲座由教育与科研处副处长许念勇主持。

夏傲福以“一条凳子的进化史”这一生动案例切入,深入浅出地阐释了专利书写的四重博弈关系。他从专利定义、本质特征和声明要件三个维度系统讲解了高价值专利培育路径,重点介绍了项目任务分解法、技术问题导向法、功能要素分解法、应用领域法、关键技术图谱法等五大专利挖掘方法论,为教师们开展专利布局提供了系统化思路。

在政策解读环节,夏傲福详细分析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法》和技术转移服务规范等政策文件,重点讲解了技术合同认定登记税收优惠、济南市技术转移转化补助等激励政策。针对教师普遍关注的专利撰写问题,他结合典型案例,从技术交底书的撰写目的、内容架构到注意事项进行了专业指导,特别提醒要规避非正常专利申请风险。
讲座现场,夏傲福展示了文衡科技自主研发的“文衡万象”全球专利大数据平台。该平台集成全球1.85亿件专利文献数据,依托AI大模型技术可实现核心技术识别、研发方向研判、技术趋势分析和竞争情报监测等功能。通过山东大学高被引专利分析案例,直观演示了如何利用大数据技术锁定关键研究领域,为校企协同创新提供决策支持。

本次培训是学校2025师资系列培训——教师教科研能力提升的重要举措,内容兼具理论高度与实践价值。与会教师纷纷表示,讲座系统梳理了专利培育与成果转化的关键环节,对提升科研创新效能具有重要指导意义。下一步,学校将持续深化成果转化机制创新,通过项目孵化、政策对接、平台赋能等多元化举措,加速科研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为提升学校服务水平和科研能力提供有力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