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基础教学部精心编撰的《中国文学经典名篇鉴赏》由高等教育出版社公开出版发行。作为建设类工科高职院校《大学语文》系列教材的首部,该书旨在为学生提供优质的文学教育资源,助力学生在专业学习的同时,提升文学素养与人文情怀。

编撰过程中,党委副书记、院长张国强担任主编,深入研究文学经典,精心挑选适合工科高职院校学生阅读的经典名篇,全程指导内容策划与体例设计。马艳副教授带领语文教研室全体教师共同努力,历经一年多时间,完成编撰并公开出版。
本教材在编写时,确立了选择文学作品的四项原则:一是历史性与时代性相统一。入选作品皆是文学界公认的经典名篇,具有较强的代表性和典型性,尤其是古典文学作品应广为传颂、历久弥新。二是工具性与美学性相统一。入选作品主题明确,思路清晰,结构简约,文辞优美,相对易读易记,学习难度适中,让学生体验中国文学之美,引发学习兴趣,激发审美情趣,生发探究之心,在自觉学习的过程中自然而然地提高阅读理解能力、文学欣赏能力和语言文字表达能力。三是思想性和艺术性相统一。入选作品充分展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特别是深邃智慧,展现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深刻内涵特别是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展现神州大地的自然美景和巧夺天工的文化遗产,在潜移默化中使学生坚定文化自信。四是知识性和技能性相统一。入选作品符合大学生精力旺盛、求知欲强的特点,涵盖诗词、韵文、散文、小说等文学体裁,贯穿古代、近代、现当代,尽可能覆盖全国多数地区,涉及多学科、多专业知识特别是与建筑、园林相关的知识;契合大学生青春勃发、朝气蓬勃的特点,既不拘于文学流派,亦不囿于断代史框架,唯以文本引导学生充实心灵、拓宽视野、昂扬向上、奋发有为,激发学生多学技艺、学好本领、为国奉献、为民服务。
教材根据18-20岁学生的学习基础、认知规律和成长规律,在编写体例上采取以文本鉴赏为基础、以实践活动为延伸的方式,力求帮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实现知行合一。在内容编排上,用心设计了九个教学单元,每个单元突出一个主题,分别是大学之道、君子怀德、家国情怀、生命感悟、命运掌控、自然意趣、两情相悦、慎思明辨、营建雅韵。每个单元基本按照鉴赏提示(单元导读、鉴赏引航)—文本品读—深度鉴赏(参考译文、赏析视频/文稿)—鉴赏拓展(思考探究、相关链接)—鉴赏实践(实践活动)的线索,由浅入深,层层递进。
与相同、相近或类似的大学语文教材相比,本教材特色鲜明:一是“经典浸润人生”的选文要旨。所选篇目严格遵循前述“四个统一”原则。二是“科技赋能教学”的资源拓展。本教材配套建设在线精品课程,整合线上线下、校内校外学习资源,构建了立体化教学资源库。三是突破传统教材单篇阅读的局限,引入“群文阅读提升思维”的教学设计。围绕单元主题,精选多篇文本,从不同视角全方位呈现主题内涵。四是“实践活动构建多样化表达场景”的学习引导。每个单元均围绕单元主题设计实践活动,构建多样化表达场景,拓展学习空间,引导学生自主创新、自由表达。五是“紧密结合专业课程教学”的内容编排。针对建设类工科高职院校的专业特点,教材专门设计了“自然意趣”和“营建雅韵”两个教学单元,前者的花木诗词、山水田园诗词与园林植物、地理环境高度相关,后者的全部鉴赏文本均与建筑、设计、工程密切关联,实现了文学鉴赏与专业课程教学有机结合。
《中国文学经典名篇鉴赏》的出版,不仅填补了工科高职院校文学教材与专业结合领域的空白,更为学生职业发展提供文化底蕴支撑。教材适用于建设类工科高职院校以及高职、技师学院、本科院校建设类专业的“大学语文”课程教学,也可作为相关教职人员以及机关、企事业单位相关工作人员的参考书,对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培养新时代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