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凝聚校友力量、深化产教融合、推动建筑行业绿色化与智能化转型,11月1日下午,我校建筑工程系在办公楼1301会议室隆重举办“绿色低碳・智能建造——建筑行业的技术变革与实践研讨会”。系副书记张兴梅、教学副主任李晓明、科研副主任康莉莉等系领导及专业负责人、骨干教师代表等,行业专家、合作企业代表、优秀校友及学生代表齐聚一堂,共话建筑行业创新发展,共绘系部高质量发展蓝图。

校友传经:前沿报告点亮技术变革方向
研讨会第一阶段为校友报告会,由建筑工程系教学副主任李晓明主持。两位行业资深校友结合自身实践经验,围绕论坛主题带来两场高屋建瓴的报告,为在场师生与同仁搭建“行业前沿与教学实践”的沟通桥梁。

济南城建集团总工程师许庚以《新质生产力助推行业高质量发展》为题,从勘察设计、施工建造、竣工验收、项目移交、项目运维等方面,系统阐述无人机倾斜摄影、三维实景建模、数字化GIS平台、地理信息系统(GIS)测绘系统、数字化智慧工地系统、AI辅助3D建模技术、三维激光扫描仪、挖掘机作业引导装置、防水成套技术、流态固化土及移动拌合装备、建筑施工机器人、无人机检测关键技术、雷达检测关键技术、智能巡检机器人等内容,诠释新质生产力擘画未来蓝图、构筑智慧实体、树立品质标杆、启航全新价值、铸就安全基石。他结合济南城市建设重点工程案例,指出“绿色化是建筑行业高质量发展的底色,只有将低碳理念贯穿项目全生命周期,才能实现行业可持续发展”,其观点与建筑工程系近年来聚焦“绿色建筑”方向的教学科研定位高度契合。

山东智建数字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王树林以《BIM技术与AI在建筑行业的落地实践应用》作报告。他结合多年深耕智能建造领域的经验,全面讲述了BIM技术在建筑设计优化、品质提升、数字营销及AI算法在工程建设中的应用实际案例,生动展现了智能技术如何破解传统建筑行业“效率低、能耗高、管控难”的痛点。他特别提到,山东城市建设职业学院建筑工程系早年间便开设BIM相关课程,为行业输送大批智能建造储备人才,期待未来与系部进一步深化技术合作,推动智能建造技术落地生根。
产教签约:校企协同赋能人才培养

报告会后,研讨会进入产教融合签约仪式环节。我校党委委员、副院长刘庆堂、济南市房屋安全检测鉴定中心鉴定加固院副院长王康宁及全体校友共同见证下,建筑工程系科研副主任康莉莉与山东曌远工程检测有限公司总经理孟博共同签署校企合作协议。根据协议,双方将围绕“绿色建筑检测技术研发”“智能建造人才联合培养”两大核心方向,开展实验室共建、技术课题共研、企业专家入校授课等合作,打通“教学-实践-就业”闭环,为建筑行业培养兼具绿色理念与智能技术能力的复合型人才。


仪式现场同步举行“曌远奖学金”颁发环节。孟博总经理代表企业为建筑工程系5名优秀学生颁发奖学金,鼓励同学们既要扎实掌握土木工程、建筑结构等传统专业核心技能,也要主动拥抱BIM、绿色检测等新兴技术,成长为符合行业发展需求的“懂技术、善创新、有担当”的建设人才。获奖学生代表表示,将以此次获奖为动力,深耕专业领域,未来为建筑行业绿色智能变革贡献青春力量。
座谈共商:多方联动擘画发展蓝图
研讨会最后阶段为校友座谈会,与会人员围绕技术对接、科研合作、人才培养、师资共建、资源共享等议题展开深入交流,气氛热烈。

技术需求对接环节,山东曌远工程检测有限公司等企业代表提出“绿色建材检测数据智能化分析”“既有建筑低碳改造技术攻关” 等行业难题;各地校友代表分享工作中遇到的“装配式建筑施工精度控制”“BIM 模型与现场施工协同”等技术瓶颈。参会教师结合系部在“建筑节能技术”“智能监测系统研发” 等领域的研究成果,与企业、校友达成多项技术合作初步意向。
在人才培养与师资共建讨论中,与会各方一致同意推进“智能建造订单班”“现代学徒制”等合作模式:企业选派资深工程师参与系部课程设计与实践教学,系部教师定期赴企业挂职锻炼,共同打造 “双师型” 教学团队。此外,双方还就共建实训室、联合举办技能竞赛等方面达成共识,计划形成合作意向清单,建立常态化沟通机制,确保合作落地见效。
此次分论坛既是学校高质量发展大会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凝聚校友力量、深化产教融合的生动实践。未来,建筑工程系将继续以“绿色低碳、智能建造” 为发展核心,依托校企合作平台、校友资源优势,不断优化人才培养方案、提升科研服务能力,为建筑行业转型升级输送更多优质人才,为学校高质量发展贡献建工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