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6日,第二十三届中国国际城市建设博览会在北京首钢国际会展中心盛大开幕。我校受中国建设教育协会委托,以“技艺承千载·匠心筑未来”为主题,携中国古建筑技艺传承与创新成果惊艳亮相,成为展区中一道独具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魅力的风景线。

本届城博会以“人民城市·幸福家园——打造宜居韧性智慧城市”为主题,集中呈现城市建设领域的新理念、新技术、新模式与新成果。作为全国职业院校非遗教育传承示范基地、山东省首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示范基地,我校依托全国高校唯一以中国古建筑构件为主题的博物馆——山东古建筑构件博物馆,围绕“承古艺·育匠才·赋新城”的叙事脉络,构建“实物展陈、数字解析、互动体验、成果展示”四位一体的展陈体系,比较充分地展现了中国古建筑营造技艺的积淀、传承与育人成效。

步入展区,以鲁中传统民居为蓝本的空间布局沉稳典雅,“青灰为骨,栗木为魂”的基调,营造出厚重而典雅的文化氛围。入口处为三间四柱硬山顶小牌楼,中间两根主立柱上镶挂着楹联,“收撑拱,藏雀替,修习柱础梁枋,传承中华建筑古蕴;制木模,做琉璃,建造亭台楼阁,展现时代职教新姿”,是学校党委副书记、院长张国强撰拟,特聘教授、山东建设书画院院长张冠英先生书写的。


展区中央陈列着始建于清代乾隆年间的高青县文昌阁模型,是由学校古建筑工程技术专业师生经实地测绘制图,用精裁实木料按1:20比例手工制作的,展现了清代官学祭祀建筑的严谨规制、宏伟造型和精湛工艺。展区右侧集中展示了中国古建筑瓦作、彩画作技艺,国家级非遗项目——曲阜琉璃瓦制作技艺传承人、国家传统建筑文化保护功勋人物王树宝的亲传弟子王德强现场展示垂脊兽制坯技艺,国家级非遗项目——明清官式建筑营造技艺传承人、著名彩画大师张秀芬和她的弟子张小占与学校特聘技师、曲阜古建彩画老艺人杨立安现场展示彩画技艺,生动呈现了非遗技艺活态传承与现代职教教学融合的育人成果。



此外,展区还陈列了多件馆藏珍品构件,如金代矿彩赤地泥金四狮雀替、元代透空镂雕双狮撑拱、明代矿彩凤穿牡丹雀替、清代双狮衔绳滚绣球柁墩等,雕刻精美、寓意吉祥,吸引众多观众驻足品鉴。文创展台上,师生开发的古建主题文创产品将传统元素与现代设计巧妙结合,展现了文化创新转化的职教实践。
在“古建筑构件数字活化传承与创新”展区,师生通过三维扫描、数字化建模、3D打印等技术,动态演示古建构件的复原与再创作过程,彰显学校在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两创”中的积极探索。

本届城博会吸引了全国各级住建主管部门、行业头部企业、高校及科研院所参展、观展。学校展区以其深厚的文化底蕴、鲜明的职教特色、生动的互动体验,赢得与会领导、专家及媒体的广泛关注与好评。
(通讯员:庞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