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8日下午、29日下午,在暑期干部教师培训班期间,学校召开教职工大会,总结上学期工作,部署新学期任务。党委书记殷涛作总结讲话,党委副书记、院长张国强安排具体工作,党委副书记高绍远主持会议,党委委员、副院长禹爱美、刘庆堂、王加胜,党委委员、纪委书记孟凡辉出席会议。全体中层干部和教职工参加会议。
会议回顾总结了上学期工作。上学期全体教职工积极响应学校党委号召和部署,振奋精神,奋发进取,立足本职,努力工作,取得了可喜成绩,主要是:延续和创新党建工作,在细化、实化、深化上取得重大进展;教学科研和产教融合工作补短板、筑根基、开新局,阶段性成果初步显现;育人质量持续提升,招生就业形成良性循环。

殷涛在总结讲话中指出,职业教育的目标是服务于产业和区域发展,高职院校的干部教师应当跳出“就办学谈办学”的局限,站在服务国家战略、服务产业发展的高位上谋划学校和专业发展。学校工作的核心在于提高关键办学能力,提高关键办学能力的核心在教师。今年暑期,许多教师和干部加班加点,留校学生刻苦训练,这种“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的团结氛围和“不服输、往前冲”的精气神,成为学校应对挑战、抢抓机遇的最强底气。
殷涛指出,中央城市工作会议确定了建设“创新、宜居、美丽、韧性、文明、智慧的现代化人民城市”的新时代城市发展定位,《教育强国建设规划纲要(2024—2035年)》界定了高职教育的独特坐标,为我们专业布局和人才培养指明了发展方向、创造了广阔空间、锚定了清晰航向。招生就业工作稳中向好,教职工干事奋进动能强劲,为我们办学治校增强了信心。但是,从内部看存在党建工作存在薄弱环节、作风建设不够硬朗、关键办学能力有待提升,从外部看高职院校竞争白热化,若不加快改革发展,必然在新一轮竞争中落伍掉队。殷涛提出,必须聚焦创建全国一流建设类高职院校目标,察势而谋、坚定信心、乘势而上,把握战略主动,看准就干,决胜高质量发展新阶段。
殷涛指出,职业教育正处在“政策赋能、需求驱动”的黄金发展期,同时也面临着“竞争加剧、压力叠加”的严峻考验,时机难得,稍纵即逝。殷涛要求,要强化“等不起”的危机意识、“坐不住”的执行能力、“慢不得”的时间观念,充满昂扬向上的锐气、主动作为的志气、攻坚克难的豪气,流程再造要“快”、责任链条要“紧”、督查考核要“实”,攻坚克难,马上就办,以时不我待的拼劲,抢抓机遇、战胜挑战。
殷涛指出,“善谋者行远,实干者乃成”,当前学校正处在爬坡过坎、勇攀高峰的关键时期,“歇口气再说、睡一觉再跑”的想法要不得。殷涛号召,党员干部、教师员工要聚焦主责主业、强化责任担当,聚焦任务落实、提升能力本领,进一步弘扬“真抓实干”的作风,把心思集中在“想干事”上,把能力体现在“会干事”上,把目标锁定在“干成事”上,奋力推动各项工作提质增效。

张国强在讲话中指出,新学期是“十四五”收官、“十五五”谋划的关键时期,全体教职工务必在学校党委的坚强领导下,统一思想、集中精力、严谨扎实、攻坚破难,重点抓好提升党建工作质量、全面推进“五金”建设、加强有组织科研和教研、强化学生服务和管理、切实优化后勤保障五个方面的工作,努力开创学校改革发展新局面。
党建工作方面,张国强要求,全面提升党建工作质量,以高质量党建带动各项工作高水平开展。继续做细、做实、做深基层党建,在推动支部工作经常化、标准化、规范化上下功夫,每名学校党委班子成员至少要到所联系党总支参加2次组织生活。加快实施教师支部重构,将支部活动与教学科研工作紧密结合起来,全面开展“双培养”(把党员培养成为业务骨干、把业务骨干培养成为共产党员或优秀党员),全面推动“双融双促”(党建工作与业务工作互相融合、互相促进)。各基层党组织要把突出培育党建和业务“双带头人”作为重要工作,每个系部至少推出1名、备选2名。在课程思政上求突破,至少组织3次演示评比活动,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知识传授和技能训练,让理想信念、社会公德和职业道德教育“润物细无声”。
“五金”建设方面,张国强要求,全面推进“五金”建设,千方百计提高教学质量。各教学系认真评估所办专业,选出基础好、有特色、产业契合度高、技能人才需求大的专业,作为重点来发展和扶持,着力打造“金专”。各专业至少选定1门课程,确定2-3门备选课程,对接最新职业标准、技术标准和岗位规范,对理论知识、实践技能进行解构和重构,融入行业企业的新知识、新技术、新产品、新工艺,改革教学模式,系统建设“金课”。各系部着力构建政治过硬、专业扎实、结构合理、富有活力的教学团队,鼓励和支持优秀教师积极巩固业内地位,重点培育“金师”。各教学系加快生产性实训基地建设,注重先进性、实用性、开放性和信息化,扎实建设“金地”。各教学系整合并集中精干力量组建团队,理实一体、德技并修、紧跟时代,创新开发“金教材”。张国强强调,工作中既要志存高远、仰望星空,又要稳住心神、脚踏实地,一笔一笔补欠账,扎扎实实打基础,推动教学质量稳步提升。
科研教研方面,张国强要求,着力加强有组织科研和教研,倾力培育教学和科研成果奖。增强科研意识,将教学难点、学生认知规律、行业技术需求转化为有价值的科研教研选题,使科研真正源于教学、服务于教学,再以科研成果反哺教学、支撑教学,实现科研教学良性互动。选准科研方向,细研所属行业,立足自身专业,深入生产一线,提高政治站位,做对行业有用、企业需要的科研。精心谋划争创高水平教学和科研成果,盘点工作基础,选好成果雏形,对照评审标准,有目的、有组织、有步骤地进行针对性培训和打磨。
学生工作方面,张国强要求,坚持以学生为中心,全面抓好学生服务和管理。以关爱服务为纽带,以班级和公寓为主阵地,夯实学生管理基层基础。以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改革为引擎,加强师生沟通和家校联系,激发学生成长内生动力。以全面发展为航标,提供多元赛道,全方位拓宽学生成才路径。
后勤服务方面,张国强要求,优化后勤保障,夯实发展基础。高效做好教学系办公场所调整,切实做好总务和基建工作,改进财务、资产和审计工作,筑牢安全稳定防线,持续提升信息化水平,全力营造稳定、和谐、安全、便利的校园环境。
会议还部署了巡察反馈问题整改和开学准备工作。